2013年8月7日

讓你更快樂的五個習慣

各種研究結果發現,人在快樂的時候,考試時臨場發揮更好、賣東西賣得更多、免疫系統更強大、能更好地應對挑戰。

一九三○年代一項有名的研究中,科學家對寫日記的修女進行追蹤。那些在日記中使用更多積極詞彙的修女,比那些使用更多消極詞彙的人活得更長。有九○%持樂觀態度的修女活到了八十五歲以上,其他人則只有三四%。

好消息是,正如消極思維可以是後天學來的,積極的想法也是。商業書籍作者歐朋簫(Jennifer Openshaw)在華爾街日報裡,提出五個「快樂」練習,讓你對大腦進行訓練,協助你更快樂:

1.每天記下讓自己感激的事。研究發現,與對照組相比,那些每天列出感激清單的人,不僅感覺生活更美好,運動得更多,身體上的不適也會更少。因此,在每天晚飯時或是上床睡覺前,說出三件值得感謝的事,可以大聲說出來,也可以寫在日記裡。

2.寫日記。
心理學家阿克爾(Shawn Achor)建議,每週寫下三次正面的經驗,就會帶來很大的影響。你可以隨身帶一個小記事本,這只要幾分鐘時間。

阿克爾指出,一件事情做上二十一天,就會成為習慣。寫日記是提升魅力、吸引力和免疫系統最快的方式。這麼說,只要三週你就能實現了!

3.保持身體健康。研究顯示,光是鍛鍊身體就能將憂鬱症的復發率降低九%。早上運動時,大腦裡的負面因素會跟著減少,讓人覺得更樂觀,做好準備迎接這一天。

4.冥想。當今世界,我們幾乎都被鼓勵要身兼數職,一心多用。讓頭腦冷靜下來的一個更好的方法,是每日進行冥想,也就是每天花些時間什麼也不想,將自己的大腦從日常的紛擾中釋放出來。就算每天只花五分鐘專注於自己的呼吸上,也會幫助你在沒有進行冥想時,一次只專注於一件事。

5.隨時行善。想一想,上次你幫助別人過馬路,或指導一個年輕人時,你感覺怎樣?專注於其他人的感覺,你可以學會改變對自己的看法。一項為期六週的研究發現,每週做六件好事的人,即使小得微不足道,也會在一個多月之後,仍自我感覺良好。

記住,創造快樂的關鍵是訓練你的大腦。研究顯示,這是可以做到的。重點是,要不要採取行動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文章來源:EMBA雜誌第278期(2009年10月出版)

沒有留言: